2006年2月22日,在“中國飲水機‘水健康’高峰論壇”上,某飲水機公司負責人宣布:占國內(nèi)飲水機市場99.3%的加熱膽飲水機“有毒”。比如:純凈水在飲水機中不斷加熱形成“千滾水”、水垢成為“添加劑’、加熱膽制造“硝酸鹽”等?!扒L水”會析出重金屬等有毒物質(zhì),久飲會危害胃腸健康。這條新聞引起全國軒然大波。3月1日,國家質(zhì)檢總局和中國家用電器協(xié)會辟謠:加熱膽飲水機“有毒說”是偷換概念、誤導消費者的行為。
新聞是新聞,我們還是要本著科學客觀的態(tài)度來看待飲水機問題。無論在家還是辦公室,我們早就習慣了飲水機的方便、快捷,燒開水基本快成為遙遠的記憶了。飲水機“有毒說”不是空穴來風,但是問題并不是那個負責人所說的那樣,真正的健康隱患是在另外的地方。真的有水中毒嗎?一次,某醫(yī)院急診部接收了食物中毒的患者,醫(yī)生為她進行了催吐,洗胃后就恢復安全了,問題是她不是食物中毒,因為催吐的時候并沒有食物,只有被水稀釋的胃液,事后她告訴我們說那天她上班后只喝了一杯水。水是哪里來的?自然是飲水機里的,問題就出在這里。
其實仔細想想,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不認真管教一下我們的飲水機,還真是個威脅我們身體健康的大問題。所以,在以后的生活生產(chǎn)中就要對飲水機深關注。